呼叫代号 | 104,收到请回答!-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呼叫代号 | 104,收到请回答!

发布时间:2024-06-02 信息来源:

20

1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

它见证了不平凡的奋斗历程

这支代号为“104”的队伍

跟随核工业应运而生

他们筚路蓝缕,与祖国共进

他们心系家国,与时代同行

顺利完成我国第一套

第二套核武器研制基地和

一大批国防工程

为“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和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及国民经济建设

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从“104”到“中核二四”

他们始终心系“国之大者”

服务国家战略

坚持创新求变

一代又一代的中核二四人

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核强国贡献力量

从核而来:在茫茫戈壁拉开创业序幕

1958年,中央批准建设西北三厂(901、800、221),建工部根据与二机部签订的工程承包协议,决定从兰州建工局抽调力量,组建四个直属公司承建西北三厂,“104”便是其中一支队伍。1959年2月,公司正式划归二机部领导,年底整个施工队伍人员已达10253人。

2

221厂所在地—金银滩

3

221基地建设场景

4

员工在草原上的艰苦生活

  创业艰难,在茫茫戈壁建设更是难如登天。其中,221厂的二、六场区有几千平方米的无火花地面,是施工过程中的又一难题。所谓无火花地面,就是地面受到金属或坚硬物体的摩擦、撞击的机械作用时,不产生火花(或火星),以保证易燃物或易爆物的绝对安全。这项工艺是事业性质决定的,但苏联提供的图纸中只提到要求做这种地面,其他一切是个谜。

5

  六场区打冷炮场地

  为了保证科研的需要,也为了争自力更生这口气,经过多方的学习调研,公司确定使用无火花沥青砼地面方案,并派出有关技术人员,几乎跑遍了全国各个产石料的地方取样,通过反复试验,选定了一种叫作“凤凰绿”的石料,确定了材料,但采取什么工艺和施工方法,还只能是在摸索中前进,但敢于创新的中核二四人最不畏惧困难,最终我们实现了直径30cm的砂轮片,每分钟转速1400转,没有发生火花,远远超出了设计要求的每分钟转速600转即可。

6

原221厂

  221厂的建设规模(截至1965年底),共18个场区。其中有17个场区(一说16个场区)由104公司承建,共有446个子项工程,总建筑面积为二十多万平方米。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公司千方百计与各种困难作斗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保证了科研急需工程的按期交付使用。

7

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这幅贴在帐篷上的标语,不仅展现了所有核工业人建设祖国的壮志豪情,也是104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为我国核工业事业隐姓埋名、无私奉献的最美见证。

艰苦卓绝:在西南腹地开启“三线建设”

  上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中美冷战继续,我国周边环境险恶。在这种背景下,104公司于1965年全部撤出青海221基地,转战四川,开始“三线建设”,全力承建我国第二套核设施基地。

8

三线建设劳动场景——劈山开路

  从青海高原到达四川山区,很多人不适应阴雨潮湿、蚊虫叮咬的南方气候和环境。到达各施工现场之初都是“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虽然有了建设第一套的经验,但第二套在生产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和进步,对104公司依旧是一个挑战。

9

816工程取水口施工

  在抢建三线的几十年中,公司全体员工战天斗地、不畏艰苦,大力协同、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二套核设施基地建设任务,并承担了909、821、816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其中在821建设中,公司经历了取水口会战,这是从未干过的水下工程,要在水下7米处挖掘一个基坑,筑起37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水泵房。当水下基坑挖到1.5米深处时,出现了意外情况,渗水每小时达3500—4000吨。职工不畏严寒,冒着随时都有塌方的危险,抢装水泵,抢修围堰,继续进行水下爆破12000次,挖石10000多立方,保证了泵房主体工程开工。

10

821工程大型厂房构件吊装

  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一直在艰苦条件下为我国的国防工业和核工业作出了不懈的奉献。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没有别样的要求,党指向哪里,就义无反顾地奔向哪里。老一代退休了,儿孙们子承父业,也就有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的佳话。  

  这支代号为“104”的建筑施工队伍,在后续发展中,又经历了“国营西南第二四建筑工程公司”、“第二机械工业部二四建筑工程公司”、“核工业部二四建设公司”等多次更名,2012年12月,正式更名为“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核二四”)。

大胆突破:在核电民用等领域并驾齐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核工业新的发展方针,作出了“保军转民”的战略调整,核工业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1

秦山二期工程

  1996年,公司签订秦山二期部分工程承包合同,刚到秦山二期时,面临人员没有住宿、吃饭没有食堂、办公没有桌椅、施工没有机具等困难,全体职工依旧没有在拼搏核电的道路上停止前行的脚步。  

  在建设过程中,公司职工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奔走,主动与各方面沟通,在设计图纸到达后,动员职工放弃节假双休,通宵达旦,以最快的速度按图组织施工。1997年12月, 仅用48天时间完成了2号核岛内部结构4.65m板施工,创造了国内核电建设史上同类型核电站该结构层施工周期最短的纪录。1999年9月, 仅用24分钟就一次实现穹顶吊装,创造了当时我国穹顶整体吊装耗时最少的全国纪录,为实现我国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进入后续核电建设项目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2

承建清华10mw高温气冷堆工程

13

承建中国先进研究堆工程  

  公司还以“立足四川,向外开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为指导思想,先后承接了清华大学核研究院10mw高温气冷试验堆工程、中国实验快堆工程、中国科学院宇航自由落塔、以及绵阳长虹机械厂121等一批核工程和国防工程。

14

1988年9月25日《中国核工业报》

  与此同时,公司加快民用市场开拓步伐,在厦门、北京、上海、陕西、四川等地承建了一大批民用及市政工程。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主会堂进行装修时的劳动场景,恰被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习仲勋看到,习老称赞:“这才是共产党的队伍。”工程质量创优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泉州千亿大厦在1999年被评为鲁班奖。

创新求变:在国家战略中干好主责主业

  在发展过程中,中核二四紧跟时代同频共振,不断适应国家政策变化和市场发展规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奋力谱写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5

2007年承建世界首批 山东海阳ap1000示范工程

16

2008年承建世界首堆 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

17

2015年承建世界首堆 福建福清华龙一号示范工程

18

2019年承建批量化首堆 福建漳州华龙一号示范工程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中核二四三十多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以创新成就卓越,以匠心铸就精品。建设了浙江秦山核电二期、二扩工程;福建福清核电华龙一号世界首堆示范工程;山东石岛湾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山东海阳全球首批ap1000示范工程;福建漳州华龙一号批量化示范工程等,积累了丰富的多堆型建造经验,从首堆、首批堆到批量化,在滚滚浪潮里立下不朽功勋,向国家践行铸“国之重器”的铿锵誓言。

19

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与此同时,中核二四还潜心耕耘核电、系统、民用、投资等领域,着力打造项目投融资、咨询、勘察、设计、建造、安装、设备采购与租赁、项目管理、资产经营、检测维修等全产业链综合能力和覆盖全国的资源配置能力,为项目承接、管理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核二四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智能建造和价值驱动深度融合,构建核与军民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已拥有10余项国家级、150余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80余项授权专利,300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工法,系统推进创新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行于此,不止于此。在六十六年的发展征程中,中核二四伴随着核工业前进的脚步,在荒漠戈壁、雪域高原、西部边陲和东海之滨,都留下了奋进的足迹。站在历史新起点,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时刻践行“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和重大工程精神,凸显系统做强、核电做优、民用做大、投资做富、专业做精、海外做亮、研发做特发展特色,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建设、投资、运营一体化的科技型工程公司,为实现集团公司“三位一体”奋斗目标和把我国建设成为核强国贡献力量!(中核二四)

网站地图